北京市延庆与内蒙古兴和架起240公里就

患者当地拍片,影像资料实时传医院,医院专家出具诊疗报告并将结果同步回传内蒙古兴和县。依赖于如此便捷的远程影像诊疗工作机制,延庆与相隔公里的兴和之间,架起了“就医桥”。运行近两年来,已为当地出具3万份影像诊疗报告,审核准确率达到了90%以上。

兴和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,常住人口33.2万人,东距首都北京公里,这里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缺乏,制约着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。年7月,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的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前去考察,认真分析“把脉开方”,同年10月,为两地搭建起延庆—兴和远程医疗系统,解决当地患者看病难的顽疾。

兴和县郝先生每次说起自己的肿物切除手术,都要提及给他做出正确诊断的延庆大夫。今年7月,53岁的郝先生感觉左髋部有酸痛感,影响坐立,医院做了双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,影像结果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实时传送到医院,专家们随即会诊研讨,一一审核,最终确诊患者双髋诸骨完整,双侧股骨头形态正常,未发生病变,但左腹沟皮下有肿物。在医院专家们远程诊疗的帮助下,患者病症得到及时诊疗,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该患者也在当地做了肿物切除手术,有效防止了病情恶化。

郝先生只是靠“就医桥”获得帮助的病患之一,延庆—兴和远程医疗系统运行两年来,已为当地出具3万份影像诊疗报告。3万份诊疗报告背后,是医院医护人员的初心守护和无私付出。对于常见的胸部疾病,平均每位患者的CT影像就有约张,从排查气胸、左右双肺病变到纵隔淋巴、血管异常,从心脏疾病到肋骨损伤,再到胸廓、皮下组织疾病……科室大夫凭借“火眼金睛”,一遍遍查看全部影像,一处处排查患者体内病变,医院诊疗报告,准确率达到90%以上。

医者仁心,不以山海为远;远程诊疗,正是在与时间赛跑。远程诊疗系统的运用,让边远贫困地区群众不出县域就能享受北京医疗资源,减少患者长途奔波,告别异地就医的鞍马劳顿,也间接降低了就医成本,得到了极大实惠。两年来,延庆—兴和远程医疗系统为当地群众节约就医间接成本数千万元,为当地脱贫攻坚、携手奔小康做出了贡献。

近年来,两地还开展了人才培训交流机制,延庆区正在为兴和县培养“带不走”的医疗队伍,让医疗对口帮扶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。据了解,延庆区卫健委累计向兴和县选派各类专家22批57人次,开展坐诊、义诊20余次,诊疗群众多人,接收专业技术人员来延庆进修学习16批75人,其中影像诊断10人,帮带扶培训影像人员60人次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td/5726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